均价攀升的节点已经到来(四)


...

.

.

我举双手欢迎任何政党实施监管不良经纪人,打击短期炒房行为的举措,我也同时欢迎政府大力建造平民百姓负担得起的住房。但是,除了前两条,我觉得建造可负担性住房的资金会是一个大问题,到了最后可能是建造了一些住房,但是杯水车薪,于事无补,反而更加助长了抢房风潮。

有些人欢呼加拿大政府实施的资本利得税(Capital Gain)有可能上调,但是从资本利得税征收的历史来看,就算是税率上调,但是最终还是会降下来的。资本利得税的历史如下:50% in the years 1972-1988; 66.67% in 1988-1990; 75% in 1990-2000; and 75% to 66.66% to 50% in 2000 and 50% thereafter。

现在全球经济并不景气,在这个时候加大资本利得的税率并不符合刺激经济繁荣的目标,除非一心想获得选票,否则在这个时候调整税率,无异于遏制经济繁荣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
那么,可以调整房价的经济手段,各大政党都已经叫出了自己的同花顺,接下来可以出的牌已经是寥寥无几了。总不能让大家开始共同富裕吧,这里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,私有财产的利益高于一切,接下来的4年,我们估计不会看到实质性的地产改良政策的出台,准备出台的政策仅仅是修补条款,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实质性的帮助不大。

北美社会的公民如果想富有,能够依靠的其实是自己,而不是政府。这一点里根说的非常明确,但是他矫枉过正了,让美国人大量借贷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,从此债务越筑越高,直到今天不可收拾。里根的名言就是: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(政府过度介入经济活动是造成经济问题的本源)。但是,今年3月份,《纽约时报》喊出了:Government Is The Solution, Not The Problem!(政府不是经济问题的拖累者,而是解决问题的终结者)。

从里根时代的口号到今天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变,这里面有着历史的原因。当北美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美国的基尼系数屡创新高的今天,任何改变这一危险指数的手段都刻不容缓。但是,政府出台的政策似乎非常乏力,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贫富差距会愈演愈烈。我们需要早做准备。请不要相信政府会解决你自身的问题,政府家里也没有余粮了。

那么我们该怎么办?尼采说:眼睛即是监狱,目光所及之处就是围墙。”一个人很难看清超过他认知以外的事情,也不可能赚到超过认知范围以外的钱。认知越低的人,思维越僵化。
.

自媒体人张涔汐说过:我们的认知是一把无形的尺子,它丈量着你对外界判断的结果。” 美国康奈尔大学有两个教授,一个叫杜宁,另一个叫克鲁格。这两个人联合做了一项调查,研究自负的人,跟认知之间的关系。得出的结论是:“水平差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,并且无法认知他人真正的能力。”

举一个互联网上的地产投资例子:“小镇上有个开酒楼的老板,生意还算兴隆,每年有上百万的流水,日子过得很富足,称得上是我们小镇有头有脸的人物了。后来这位老板盯上了房地产生意,觉得做房地产一定能赚到钱。于是,这位老板卖掉酒楼,赌上全部身家,从银行贷款,正式进军房地产。

开始动工的那天,鞭炮齐鸣,异常红火,还请了戏班子唱了一天的戏。房子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开始盖了,可在房子盖起来以后,根本卖不出去。为什么呢?因为就在这几年,小镇的年轻人都涌向了城市,而年轻人又是买房的主力,年轻人走了,房子自然卖不动了。如果认真观察,你就会发现,现在小镇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而在城里租房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。

在这位老板的认知里,只看到了房地产的“暴利”,根本看不清小镇经济发展的趋势,最后盖的房子自然都砸在了手里。不久后,这位老板迅速破产,从小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,到现在众叛亲离,尝尽了人情冷暖。”

这个故事其实是在讲地产投资的“道与术”的关系。也就是趋势
.

你看不准趋势,在一个地方投资小镇失败了,殊不知,在世界的另外一个城市,投资小镇会让你数钱数得手抽筋。同样的投资行为带来的结果会相差十万八千里。所以,有些人很喜欢完全复制书本上的经验,可是到了实际当中却输的底裤都没了。还有些人,没有了大众的加持,绝对不敢越雷池一步,一生紧跟众生,一生不敢去触碰大众的认知范围所没有达到的领域。

当今社会已经不是在拼谁的信息得到的最快,因为信息已经爆炸了。就算你得到了一个唯一的信息,你也不敢确认信息的真实性。那么,当今社会在拼什么呢?我们在拼你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差!

谁能够从海量的信息里掏出最有价值的成分,谁就是赢家。不仅如此,你还要敢于把这份信息变成利润。坐而论道的人实在太多了,敢于实践的人非常少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真正的富人不到1%的原因。

均价攀升的节点已经到来,政府我们指望不上了,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同普罗大众没有任何区别。在芸芸众生中,有一小批人实现了财务自由,他们依靠的是敢于实践,而且是不同于大众的实践。

地产投资是一个不需要从早干到晚的生意,是一个完全可以躺在家里数钱的买卖。但是,你的眼光错了,那么就是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意,天天以泪洗面的惨淡经营。而你的认知决定了你是在家里数钱还是一直在为了弥补亏损而奋斗。其实这就是“道和术”的博弈。

今天有一位客户说他两年前买的房子应该有80%的利润了,我说还没到头,好日子还在后面呐。他说:那我就再去睡一觉,别忘了叫醒我,卖房子数钱。

未完待续…….

(更多精彩文章请扫下面二维码)

您想让您的物业卖出高价吗?您想买到适合自己的物业吗?请联系Michael Wang。

.

..

阅读:

 电话:(416) 893-2060 Michael Wang
(416)843-3528 Susie Huang

 Email: michaelwangprofessional@yahoo.ca

扫码加微信 (MichaelWangRealto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