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伦多外国人买房税加拿大墓地越来越贵!


多伦多外国人买房税加拿大墓地越来越贵!大多伦多地区墓园发展如何?在加拿大,大城市的土地是稀缺资源。目前,很多大都市都面临着墓园危机。随着供给的减少,墓地的价格逐渐飞涨。尤其是交通方便、大多伦多范围内的墓地,价格更是昂贵。近年来,许多人也把目光投向了殡葬类物业的投资。
 
早前CTV曾报道,土地规划公司LEES Associates总裁Erik Lees表示,加拿大的墓地危机从20到25年前就已经浮现,只是由于缺乏关注,所以问题越来越大。加中集团加华置业总裁吉斌在接受星岛《加拿大都市报》记者访问时表示对此观点认同。“问题的主要在于一块地的审批规划。墓园一般都是通过变更原来的土地用途才变成墓园,或城市附例(bylaw)里原本就写了这块地是可以做成墓园。绝大部分审批规划是很漫长的申请过程。更改土地用途为墓地,周围的邻居也有很多并不同意。申请週期会很长,琐事较多,批准非常麻烦。所以墓地的供给有限,大型的墓园会越来越稀缺。”
 
吉斌分享道,“很多主流族裔经营的墓园,越是好的地方,越是会出现惜售。很多时候市场上不是没有供给,而是作为一个墓园经营者不想马上都卖完。造成这种危机的可能是墓园的经营者在囤积,不急着卖,就造成了市场的饥饿。买家买不到,就给价钱高。其实我觉得不会出现完全没有产品的情况,主要是墓地的价钱涨得快,每年的涨幅都会超过10%。10%只是一个和大家所说的常规性数据。具体的地区,这5年在GTA,亲眼看到的,是涨了好几倍。但是你会发现在墓园涨那么多也不可怕,只是个几万的范围,比房子的涨幅好多了。”
 
吉斌所带领的加华置业于2014年买下犹太人的一块佔地210亩、位于列治文山Bayview 和Bloomington的墓园,历经5年,正在打造安省第一家华人墓园“中华纪念园”。该墓园分为火葬墓地、土葬墓地以及家族墓地定制。能够获得这个机会将华人的殡葬文化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相结合,吉斌表示并不容易。“在特别好的地区,批准一块墓地的难度是非常大的。我们并不是买了地以后重新改的,重改也几乎不可能。周围都是邻居,谁会让你随便去做这个呢?原来这个墓园的所有者是犹太人,是完全西方的设计。当时犹太人已经有5个自己的墓园,但是他们只有30万的人口。但是那是我们很少听到华人有一块自己的墓园。华人多是葬到各个族裔综合到一起的地方。所以我们买来,希望建设华人自己的墓园,毕竟我们人口更多。买了以后我们彻底修改,变成完全的中国元素、中式设计。”
 
提及这些设计上的改动是否涉及到政府的规管,吉斌表示有很多挑战。“的确是有一些要求的。所有的设计都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,市政府有自己的整个的设计要求规划。符合了要求才能批准。更改的过程非常不易。比如西式的墓碑设计风格造型都是比较特殊的,凌乱、自由。中式的墓地讲究中正,所以完全不同。中国人讲究主轴线,就要修路(walkway)。讲究风水,就要修塔。所以成本会比其他族裔的墓地要高。我们这次有建三个塔,塔的高度上政府都有指引(guideline),因此在设计上的确有些挑战,要考虑到未来的布局。”
 
华人墓碑的特色在于都是立着的,而老外的墓碑躺碑比较多。吉斌表示:“老外的设计还是本地风格多一些。中国的传统设计是墓碑前面有供奉、祭祀的空间。华人会更喜欢带前台的设计。从历史角度来说,殡葬文化,华人是跟随本地的概念。老外一般是教会来操办的,看不出来太多的变化,西式墓园都是比较自由一点,有大有小,没什么规律。华人到这裡以后,会希望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。每个墓园前多有过道,也是因为讲究阴阳两隔。因为草地就是阴,是放埋棺材或者骨灰的地方。每个墓地的前庭,人是可以走的,阴阳就分得比较清楚。这是比较好的一个设计。”
 
中华纪念园目前已经有逝者下葬,但园区依然处在边施工、边服务的状态。吉斌称:“大概要明年初规模会做起来。在这裡墓园的经营都是组建的,即一块一块的开发。我们的第一期是开发1,200块,一共有大概2万块。根据园区的设计,一种是土葬的,一种是火葬的。火葬的需要的地小,做火葬数量就提高了。土葬的,用地面积大一点。具体数字来讲,最后要根据客户的使用情况来定。”
 
土葬和火葬的数量比例并不受政府的限制。吉斌表示:“都是根据土地大小来做。我们希望两方面都兼顾。安省做墓园的土地越来越少,火葬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。第一个在我们这裡安葬的逝者也是火葬的。他的安葬也给我们感觉,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葬。有数据显示,在多伦多,土葬和火葬的比例是一半一半。华人的观念来看,的确会对土葬很感兴趣,因为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机会。”
阅读:

还没有评论

写评论

登录 sign in 参与讨论.

用昵称立刻参与讨论